Web3 支付万字研报:行业巨头的全军出击,有望改变现有加密市场格局
加密货币最大的机会可能不是将其视为加密货币,而是将其视为一套新的支付方式。
作者:Will 阿望,Web3 小律
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够让人们购买 NFT 数字艺术品,在 Metaverse 中与玩家互动,在 GameFi 的游戏玩法中赚钱,它还提供了最本质的去中心化点对点支付方案,这些快捷、便利的 Web3 支付解决方案正在改变我们当今的支付方式,乃至整个金融市场。
自 Paypal 于 8 月推出稳定币 PayPal USD 以来,我们看到诸多行业巨头纷纷官宣,将其业务范围拓展到 Web3 支付,亦或是接入 Web3 支付渠道,颇有一副向 Web3 支付业务全军出击的感觉。我们能够看到 MetaMask 的出入金聚合方案;X(原推特)的支付牌照申请;VISA USDC settlement 区块链支付网络等一系列产业链上行业巨头的动作。
由于 Web3 支付涵盖了行业中几乎所有的基建,包括支付、稳定币、钱包、托管、交易等,了解 Web3 支付的广泛用例和潜在优势对所有 Web3 生态参与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简述 Web3 支付的概念和路径,再从业务层面、法律合规监管层面来看,为什么说 Web3 支付有望重塑加密市场格局。希望本文能在这方面有所帮助,欢迎交流,探讨。全文约 1.6 万字,预计阅读时间 30 分钟。
TL; DR
传统支付与 Web3 支付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呈现双向奔赴的局面,法币与加密货币不断交互,并且逐步融合至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等现实用例;
比特币是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点对点电子现金支付系统而设计,Web3 支付脱胎于此。目前,Web3 支付大致可分为两类:出入金支付,和加密货币支付(链上、链下);
Paypal,Coinbase,MetaMask 等行业巨头逐步开放/接入 Web3 支付业务及场景,包括钱包、托管、支付、交易与稳定币,最终逐步覆盖其整个生态,形成各自的生态闭环;
Web3 支付基建逐步成型,链接钱包、托管、稳定币,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如何构建支付场景。试想一下 X(推特),Telegram,MetaMask,Paypal 将如何形成各自庞大的加密生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密市场的现有格局必然会发生改变;
合规是支付业务的立足之本,Web3 支付业务的跨地域、跨场景的复杂特性,为监管合规带来巨大挑战。但随着加密监管的进一步明晰,将有望进一步提高加密货币的采用,推动 Web3 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货币体系的角度来看,BIS 认为货币在数字化之后,发展的关键是代币化(Tokenization),代币化可以显著增强货币和金融系统的能力,未来的货币体系有望通过代币化来释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加密货币最大的机会可能不是将其视为加密货币,而是将其视为一套新的支付方式。有些人认为 Web3 的杀手级应用尚未到来,但它可能已经悄悄到来:它就是支付!
一、Web3 支付概述
简单来讲,Web3 支付是指基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的一种支付方式,但由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特性,Web3 支付不只包含支付这一种属性。
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的属性是多维的,它不仅是一种支付方式(a form of payment),也是一种创新技术,一种价值储存手段(a store of value)和一种金融基础设施(a distributed ledger),同时在交易中也能作为一种货币的记账单位(a unit of account)来标记价值。
传统支付与 Web3 支付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呈现双向奔赴的局面,法币与加密货币不断交互,并且逐步融合至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等的现实用例。Web3 支付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支付方式以及金融系统。
1.1 传统支付
我们先来看传统支付。支付是付款人向收款人转移货币(货币等价物)或债权的行为,是一个信息流和资金流匹配完成钱货交割的过程。支付的本质是资金的转移。
广义的支付包括现金纸币形式和电子货币形式,资金转移的方式大致有四种方式:现金支付;银行账户转账;借记卡转账;信用卡支付。其中,后三种电子货币形式的支付,需要通过银行这种中心化的金融体系才能完成资金转移,如果银行无法直接完成支付时,还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参与。
根据支付币种的不同,又分为境内支付和跨境支付。由于目前 Web3 支付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能够实现跨币种(法定货币 v. 加密货币)和跨区域的双重功能,因此可归类为跨境支付的一种。
跨境支付产业链的参与者众多,包括客户、商业银行、第三方账端/收单端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商户等。整个产业链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用户和商家,分别是支付的源头和终端;第二层是支付服务机构,如银行、第三方支付等;第三层是跨境支付网络,是跨境支付的最底层支持,如 SWIFT 和 SEPA 等。
下图为跨境支付的架构:
根据跨境支付服务提供商类型,可分为银行电汇、专业汇款公司和银行卡转接清算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以下通过举例来对比基于区块链结算的 Web3 支付。
1.1.1 银行间跨境支付
早期的跨境支付主要通过银行进行,如银行电汇的最早出现,主要用于跨银行间往来,进出口贸易等的跨境支付。这种支付方式需要通过复杂的银行网络,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过程中可能涉及多种货币的兑换,费用也相对较高。
传统的银行跨境支付主要依赖于 SWIFT 网络,SWIFT 不为用户持有资金或管理账户,而是提供通讯信息网络并交换标准化金融报文。可以将 SWIFT 理解为一个连接了几乎全球主流银行的网络,银行间使用同一套语言完成外汇交易。但 SWIFT 的缺点在于,一笔款项如果经过多个中间行、 遇到反洗钱抽查等情况,很容易出现时效延长甚至汇款失败,另外还有汇损等问题。
如上图所示,当收款行和付款行之间建立了商业账户关系时,用户支付的款项将经由银行的商业账户直接进行划转完成支付,银行收取相应的费用;而当收款行和付款行之间没有商业账户关系时,则需要借由中介银行来完成。中介银行将收取额外费用,且支付到账的时间也因交易方增加而延长。
银行跨境支付属于强监管业务,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政策不尽相同,也对跨境支付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银行跨境支付大多存在严格的 KYC/AML 要求,需要用户开立账户后才能完成,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1.1.2 国际卡组织
与 SWIFT 类似,国际卡组织也是传统跨境支付的主要网络,但更聚焦于商户收款的收单场景(商户向买家的账户扣款),收单方式多样,且在支付过程中直接完成汇兑过程,为商户结算当地货币。
卡组织是国际区域支付信息处理网络,目前全球共六大卡组织网络:VISA、Mastercard、中国银联、美国运通、JCB、Discover。经由国际卡组织处理的跨境支付通常需要T+1日或更久完成,即至少需要T+1日到达商户账户。国际卡组织的支付同样需要持牌才能运营,受各国不同监管政策约束。
1.1.3 第三方跨境支付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转账成为一种流行的跨境支付方式。这种跨境支付方式一般由非银行机构(如支付宝、Paypal 等)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转移服务的支付方式。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跨境电商零售、汇款、进出口业务、境外移动支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方跨境支付需要接入国际卡组织或银行来进行清结算以完成支付。跨境支付中的换汇过程也主要是经由银行完成,第三方支付通常具有托管的功能,即支付的资金可在第三方支付账户内沉淀,并在交易确认完成后再划转至卖家账户。
如上图,在一个跨境电商场景中,用户侧是资金转移的起始位置,第三方支付机构将用户的银行账户与发卡行的信用卡/借记卡连接。用户消费后,用户资金转移至支付渠道,并与卡组织连接进行清结算。清结算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将资金转移给商家,当有线下购物场景时,需要有收单代理商连接商家与第三方支付机构。
传统支付发展时间较长,目前能够覆盖大多数的应用场景,功能较为广泛。但是,跨境支付面临着成本高、速度慢、访问受限和透明度不足等现实问题。根据美联储的一项调查显示,用户的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支付速度有待提高,目前支付期限尚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期待能实现 7*24*365 的支付服务,二是周期性实时支付场景需求旺盛。
1.2 Web3 支付
虽然目前的支付方式正在迅速数字化,但是由于参与者众多,资金转移过程非常繁琐,摩擦成本也非常巨大,因此成本较高。支付体验的改进一直受到中介机构、银行、科技公司等多方面的制约。
比特币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电子现金支付系统。2008 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希冀改变以传统银行为核心的金融系统,实现整个金融去中心化。自 2009 年 1 月 9 日比特币诞生,从此开启了加密货币的大规模应用。
比特币支付允许用户之间的直接转账,而无需通过银行、清算中心和电子支付平台等第三方机构,从而避免了高费用和繁琐的传输过程,任何拥有与互联网连接的设备的用户都可以无许可地使用它。
由于加密货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就避免不了加密货币与现实世界的法定货币产生交互。在这里,提供出入金服务的机构就扮演了跨境支付中提供结售汇服务的银行,提供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
由此,目前 Web3 支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支付方式:
(1)出入金支付(On Ramp Off Ramp),即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兑换情况下的支付;
(2)加密货币支付,包括(2.1)加密货币链上原生资产支付,在区块链上两个地址之间,或加密货币与链上资产的交互(如用加密货币购买 NFT,不同加密货币之间的 Swap);和(2.2)加密货币链下传统实体支付,即本身作为货币等价物购买其他商品/服务时的支付;
Web3 支付通过出入金支付将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连接起来,通过加密货币支付使加密资产得以流转,由此形成完整的支付闭环。
由于加密货币支付在链上进行,加密货币支付基本不受地域方面的限制,各个司法辖区对其的监管也正在逐步完善中,但出入金支付本身涉及法定货币支付,因此将受到既有金融监管的限制。
1.3 对比传统支付,Web3 支付的优势
传统支付是一套基于账户体系的支付方式,价值的转移记录在中介机构(如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账户中。由于参与者众多,资金转移过程非常繁琐,摩擦成本也非常巨大,因此成本较高。
相比之下,Web3 支付则是一套基于价值或代币(a value-based or token-based)体系的支付系统,价值的转移由用户自身存储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Web3 支付基于区块链网络作为主干基础设施,允许加密货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转移,能够解决传统支付中费用高、跨境转移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
对比传统支付,Web3 支付有何优势?
首先,依托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方之间的信任成本,使支付更加直接、快捷和安全。智能合约功能能够实现可编程支付和自动化执行,提高支付的效率和可信度。
其次,目前加密货币支付的时效性相较传统支付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跨境支付方面,这一特征将会是驱动加密货币支付发展的重要动因,同时也会是推动传统跨境支付技术升级的主要力量。
此外,基于去中心化的特点,Web3 支付简化了建立在中心化清算机构上的流程,降低了摩擦成本,尤其是大大提高了跨境支付效率,加快了清结算速度。
种种迹象表明,传统跨境支付与 Web3 支付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二者正从各个方面形成双向奔赴的局面。这一方面体现在区块链技术在传统支付行业中的应用正在加速,除了多国正在实践的 CBDC,SWIFT、VISA 和 PayPal 这类传统支付中的主要参与方都在探索web3支付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则体现在 Web3 支付项目方也在积极地与传统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深度合作,以及探索对合规稳定币的加速应用。
尽管 Web3 支付仍面临技术、用户接受度、安全合规等方面的挑战,但 Web3支付对于加密行业,乃至整个传统金融依然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Web3 支付的主要路径
目前 Web3 支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支付方式:
(1)出入金支付(On Ramp Off Ramp);
(2)加密货币支付(包括链上原生场景的支付,以及与链下传统实体之间的支付)。
Web3支付通过出入金支付将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连接起来,通过加密货币支付使加密资产得以流转,由此形成完整的支付闭环。
由于目前加密市场原生资产体量不大,以及支付场景的有限,所以目前 Web3 业内所谈的大多数支付,都与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出入金兑换有关。
2.1 出入金支付
出入金(On Ramp Off Ramp)是将法定货币和加密货币连接起来的重要桥梁,能够形成完整的支付闭环,除了 OTC/P2P 出入金方式之外,其他出入金过程都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参与。
2.1.1 出入金支付流程
出入金支付背后的资金流:用户将法定货币通过支付渠道转移到第三方支付机构背后的流动性供应商(Crypto Liquidity Provider),而流动性供应商更像是传统第三方支付场景中的商家,将加密货币这种 “商品” 通过链上转移到用户的地址,同时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加密货币流动性。出金反之亦然。
这种流动性供应商通常是中心化交易所(如 Coinbase Prime, Binance, Kraken)或稳定币发行商(如 Tether 和 Circle),或加密友好银行(如倒闭的 Silvergate bank 和 Signature bank)。流动性供应商在出入金环节至关重要,起到了衔接法定货币和加密货币桥梁的作用。
2.1.2 主要的出入金支付方式
A. 中心化交易所
由于中心化交易所也具有货币传输的性质,其功能部分与支付机构的功能一致,申请的相关加密资产/支付牌照与支付机构的牌照一致,因此大多数中心化交易所也会有相关出入金支付的功能。
再加上中心化交易所自身也能作为流动性供应商,因此我们看到大多数中心化交易所都会有自己的出入金支付业务板块,用户可以通过借记卡/信用卡或银行转账直接购入加密货币,如 Binance Pay,Coinbase Pay,XXX Pay 等。
中心化交易所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所托管钱包的支付界面,交易双方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同一托管钱包里的不同账户或是使用非托管钱包,前者的费用由于不涉及 gas 因而更低。
除此之外,在一些监管更为严格的司法辖区,中心化交易所需要接入独立出入金支付机构作为底层支付渠道来完成用户出入金的目的。这个操作同样适合去中心化交易所,如 Uniswap 就接入了 Moonpay、Paypal 等独立出入金支付机构,以支持用户的出入金。
B. 独立出入金支付机构
独立出入金支付机构就是具有加密货币传输功能的支付机构(也可以包含加密友好银行),需要在业务经营地获取加密资产/支付的相关牌照。
其中,MoonPay 是目前加密货币出入金的龙头项目,定位是 PayPal for Web3,注册用户数超过 500 万。覆盖面上,MoonPay 支持超过 160 +个国家和地区的加密支付,支持超过 80 种加密货币和 30 余种法定货币的兑换,持有大部分司法辖区的支付业务牌照。
支付手段方面,目前 MoonPay 支持信用卡和借记卡、移动支付、账户对账户支付等渠道的支付,输入链上地址与币种金额后支付即可完成。Coinbase 为其提供流动性供应,依靠齐全的出入金功能与先发优势带来的马太效应迅速占领了以信用卡使用为主的大部分欧美市场,撑起 35 亿美金估值。
此外,我们看到近期传统支付巨头 Paypal 在其具有强大支付渠道的基础上,联合稳定币发行方 Paxos 推出了 PYUSD 稳定币,旨在进军 Web3 支付市场。此前暴雷的 Slivergate Bank 和被强制关闭的 Signature Bank,这些加密友好银行其实都是比较重要的出入金支付渠道。
C. 其他出入金支付方式
其他出入金支付方式基本上都是整合了上述两种支付方式为基础的支付产品。
聚合支付产品,即将多个独立出入金支付整合起来,使用户能够获得不同独立出入金支付的费率和报价从而进行支付的产品。MetaMask 是最典型的聚合支付,其他较为知名的头部项目还包括 TransitSwap 和 KyberSwap。
加密货币零售终端 ATM 和 POS。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加密货币除了线上支付外,也出现了加密货币实体零售终端。加密货币 ATM 用于线下用现金直接购买加密货币,ATM 提供商从第三方供应商购买流动性并支付给用户。这种支付的特点在于其匿名性,用户几乎不需要提供身份验证或仅需要很少的个人信息资料即可购买加密货币,而其缺点则在于交易费用超高(5%—20%)。Bitcoin Depot 是该赛道的头部项目。
加密支付 POS 是加密货币线下支付的另一渠道,用户通过 POS 机支付加密货币,商户则直接收到法定货币,通过 POS 支付实现用户出金。这类支付也需要申请牌照,但出金费率相较 ATM 低。Pallapay 就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的项目之一。
整体来看,目前 Web3 支付的途径可供用户选择的方式较多,但出入金涉及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转换,运营方基本需要按区域申请运营牌照。支付所产生的费用则因支付方式商业模式的不同略有差异。
除了出入金支付外,一些中心化交易所和支付机构与如 Visa、Mastercard 这样的卡组织合作发行的借记卡与信用卡,兼具了出入金支付以及加密货币支付两种属性。
2.2 加密货币支付
随着加密货币接受程度的不断提升,Web3 支付也正在进入传统市场如电子商务(用于在线购物)、零工经济(用于合同和自由职业者)、跨境汇款、旅行预订和在线游戏(用于游戏内物品交换)等。它使用加密货币进行线上消费和汇款,而不是依赖传统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过时的基础设施。
目前加密货币支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链下传统实体之间的支付,一类是链上原生场景的支付。
2.2.1 加密货币支付——链下传统实体支付
根据 PYNMTS 和 BitPay 2022 年的一份报告,该报告调查了 2330 多家线上年销售额超过为 2.5 亿美元的商家。大约 85% 的大型零售商(年收入超过 10 亿美元)目前已经提供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方式。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商家中,有一半已经接受加密货币支付,而在尚未接受加密货币支付的商家中,42% 的商家正在计划中。该报告还发现,大多数商家使用非加密原生钱包来支持加密支付,如 PayPal 和 Venmo。
为了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Web3支付需求,Mastercard、Visa、PayPal、Stripe 和 Venmo 等领先的支付巨头都与加密货币公司合作,为数百万用户提供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大多数主要零售商,如 Overstock、微软、Expedia 和星巴克,也都集成了加密支付,允许他们的客户直接使用加密货币购买数字和实物商品。其他主要公司包括流行的流媒体公司 Twitch、挪威航空、Etsy 和汉堡王。
就链下传统实体之间的支付而言,我们模拟一个用户加密货币消费,商家收取法定货币的场景,资金流上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先将加密货币通过出入金的方式换成法定货币,再向商家进行法定货币支付。
目前最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加密银行卡的发行,中心化交易所或钱包公司通常会与 Visa、Mastercard 这类卡组织合作发行加密借记卡/信用卡,用户只要在平台账户持有加密货币便可使用借记卡/信用卡进行线上消费或线下刷卡,而在实际支付时,发卡公司会通过出金支付渠道先将加密货币转化为当地法定货币,再支付给商家。我们看到中心化交易所 Crypto.com 就与 Visa 发行了Crypto.com Visa Card 借记卡。除了法定货币支付的功能外,还为用户提供链上加密货币支付的功能。
2.2.2 加密货币支付—— 链上原生场景的支付
就链上原生场景的支付而言,用户支付加密货币,商家也接受加密货币。这种方式不能仅仅理解为简单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支付转账,还需要考虑到现实场景支付中遇到的信任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第三方支付来实现。
以一个线上购物的案子为例,在解决信任问题的情况下(朋友之间的信任链),直接可以通过区块链点对点转账就能实现交易,用户支付+商家发货+用户收货。但是在一个没有信任基础的线上平台购物,谁来保证转账后商家会发货,收到的货物与实际相符?
同样,我们能够实现通过区块链网络实现与亲人朋友之间的点对点转账,但是如果交易对手是陌生人,我们该如何是好?因此,还需要一套账户系统与区块链上的结算体系挂钩,来实现线下货物流转与链上支付结算。
由此,就需要提供加密货币支付产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它包括上图所示的加密支付协议、支付核心系统、前端产品交互以及相应的支持模块。我们可以看到 Ripple 以及 Stella 在这方面的探索。
Visa 近期提供了一个基于稳定币 USDC 的结算方案,应用在 Crypto.com 的案例中。在此前用户加密货币消费,商家收取法定货币的场景下,Crypto.com 需要将用户支付的加密货币兑换成法定货币,再通过传统支付渠道支付给商家。通过传统支付渠道进行结算,意味着参与方,交易费用,成本和复杂性的增加,并且限制 Crypto.com 在非银行工作时间执行结算。
而通过 Visa 的 USDC 结算方案,直接消除了交易中出入金的货币兑换以及传统支付步骤,直接通过区块链实现 24/7/365 的实时、全球结算。这种灵活,且无需出入金兑换的结算方式,为 Crypto.com 打开了新的商业场景,如商户的加密货币支付入口,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等。
Visa 的这种 USDC 结算方案也能用在跨境汇款上。目前价值近 1 万亿美元的跨境汇款市场受到高成本传统支付方式的困扰,传统支付方式向转账方收取高达交易总额 8% 的费用。而像 Strike 的 Send Globally 这样的 Web3 跨境汇款产品,利用比特币的闪电网络,提供了一个经济实惠的传统跨境汇款替代方案,收费价格仅交易额的 0.01% 到 0.1% 不等。
这种结算方式配合稳定币的应用,能够降低传统跨境支付成本的 80%。这意味着,对于一笔 500 美元的汇款,链上加密货币支付和出入金支付的交易成本仅为 4.8 美元,远低于徘徊在 20 美元左右的跨境汇款的平均成本。2022 年,跨境劳工向的汇款近 8 亿美元,而基于 Web3 支付的汇款每年可为该行业节省 400 亿至 640 亿美元的成本。
三、行业巨头布局 Web3 支付
行业巨头围绕其交易、支付、通讯、社交等主业,逐步开放/接入 Web3 支付业务及场景,包括钱包、托管、支付、交易与稳定币,最终逐步覆盖其整个生态,形成逻辑闭环。以下梳理了 Paypal,Coinbase,MetaMask 在这方面的布局。
3.1 支付公司 Paypal 的 Web3 支付布局——支付、钱包托管与稳定币
在此前的《 支付巨头 Paypal 的稳定币有望带领加密行业走向主流 》一文中,我们介绍了 Paypal 于 2023 年 8 月 7 日推出的 PYUSD 稳定币,作为 PayPal 生态中唯一支持的稳定币,将用于连接 Paypal 现有的 4.31 亿用户,为 Web2 的消费者、商家和开发者提供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无缝连接的桥梁。
3.1.1 出入金业务的实现路径
我们通过查看 Paypal CryptoCurrency 的用户协议,看出 PYUSD 稳定币在打通 Web23支付、Paypal 账户、加密托管钱包账户中的重要桥梁作用。
如上图所示,Paypal 将 PYUSD 稳定币作为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之间兑换的桥梁。无论是在入金业务,出金业务,还是加密支付业务中,都是通过 USD - PYUSD - Crypto Asset 这一链路完成,反之亦然。比如在使用加密货币来支付商家服务的场景中,首先便是将 Crypto Asset 售卖成为 PYUSD/USD,然后才会被用于向商家的 PYUSD/USD 付款。
法定货币支付业务使用的是 Paypal 的账户,而对于加密货币,Paypal 则通过在 Paypal 账户下创建出一个Cryptocurrencies Hub 加密钱包实现。该钱包将由 PYUSD 发行方 Paxos 托管,意思是用户交出资产(私钥)。Paypal 用户协议中明确表示:“You will not hold the digital Crypto Assets themselves in your Crypto Asset balance / You do not own any specific, identifiable, Crypto Asset. ”
由此,我们看到 Paypal 通过打通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支付渠道,发行稳定币作为交易媒介,以及构建 Paypal 账户钱包体系,完成了对于 Web3 支付的框架布局,能够在其自身生态系统中形成一个逻辑闭环。
在此基础上,Paypal 还能够结合自身支付行业的优势,将入金功能对外支持给 MetaMask,Ledger 等加密钱包,同时也能对外支持如 Kraken 等这类中心化交易所。同时,在 Paypal 9 月 12 日公布的出金功能中,也能够支持钱包,DApps,以及 NFT 市场平台。
在渠道、工具、基础设施等都就位的情况下,如何引导 Paypal 现有的 4.31 亿用户进入 Web3,带领 Web3 真正走向 Mass Adoption 是关键。
3.1.2 传统支付公司蓄势待发
我们看到 Paypal 的这个路径非常更加适合传统支付公司复制,像 Stripe,Square这样的传统支付公司其实已经在从事出入金、交易兑换的业务了。比如 Stripe 在 2022 年 12 月就宣布了提供加密入金服务,Block(Square 母公司)旗下的 Cash App 除了实现点对点支付的基础功能外,也提供 BTC 的交易服务。
由于传统支付公司基本已经实现了当地支付业务的合规流程以及资质牌照,它们何时开展 Web3 支付,以及如何开展 Web3 支付只是时间和节奏的问题。反观像 X(原推特)这样新入场的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申请美国各州的货币传输牌照(MTL),以满足合规支付的要求。
3.2 交易所 Coinbase 的 Web3 支付布局——交易、托管与支付
Coinbase 作为全球最合规的中心化交易所,其众多合规路径都值得借鉴。我们看到 Coinbase 通过对于 Web3 支付的布局,能够在自身的生态系统中形成一个逻辑闭环,包含出入金支付渠道,Commerce 商家支付解决方案,稳定币交易媒介(USDC),加密资产托管钱包与非托管 Wallet,以及交易所本身的核心交易功能。
3.2.1 交易为核心,支付为辅助
虽然说中心化交易所获取支付牌照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自身交易业务的合规,但是这些牌照的获取同样打通了出入金业务以及支付渠道。由于监管的不确定性,过分依赖于第三方出入金支付渠道,如此前暴雷的 Slivergate Bank 以及被监管强行破产的 Signature Bank,可能会带来业务的不稳定性。因此,我们看到众多交易所,都有自己的支付业务板块,如 Binance Pay,Coinbase Pay,XXX Pay 等。
在 Licenses Disclosures 中,我们看到 Coinbase 已经取得美国大部分州的货币传输牌照(MTL)。尤其是,Coinbase 于 2017 年获得纽约州金融服务部门(NYDFS)的比特币许可证(BitLicense),成为美国第一家拥有正规牌照的比特币交易所,可以为用户在纽约州当地提供买卖、接收与储存比特币服务。
在美国以外,Coinbase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也陆续获得英国的 EMI 牌照,爱尔兰的 VASP 牌照,德国的 VASP 牌照,新加坡的 DPT 牌照。由此,Coinbase 以其交易业务为切入口,交易业务以及支付渠道逐步覆盖全球众多司法辖区。
除了获取合规牌照之外,Coinbase 也推出了企业级加密支付服务 Coinbase Commerce。这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家支付解决方案,帮助在线业务接受加密货币支付。该服务允许商户接受比特币、比特币现金、DAI、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货币的支付。Coinbase Commerce 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能够快速、灵活地向全球客户开展业务
据 8 月 21 日的报道,Coinbase 正在收购 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的部分股权,这意味着 Coinbase 和 Circle 将在未来加密金融系统的发展上具有更大的战略和经济一致性,以抗衡 USDT 以及 PYUSD 这些竞争对手。同时,Coinbase 也能为 USDC 开拓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加密货币交易业务,还可能通过 Web3 支付延伸到外汇和跨境转账等领域。由此,USDC = USD Coinbase。
3.2.2 托管业务与非托管钱包
受纽约州金融服务局监管的 Coinbase Custody Trust Company, LLC 是 Coinbase 提供托管服务的主体公司。我们看到目前在比特币现货 ETF 申请竞赛中,除了 Blackrock 与 Coinbase 确定了比特币现货 ETF 的合作关系之外,还包括富达、VanEck、ArkInvest 旗下的 21 Shares、Valkyrie 和 Invesco 都提交了修订后的申请,并指定 Coinbase 为其合作伙伴。未来一旦 SEC 批准这些资产机构申请,那么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名下庞大的资产将会在 Coinbase 上进行托管。
根据 CoinGecko 的数据,在贝莱德提交的 ETF 文件中包含的一项分析中,纳斯达克估计美国 1290 亿美元的比特币交易中有 56% 是在 Coinbase 上进行的,未来,随着比特币现货 ETF 的发展,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扩大。而 Coinbase 也将会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并成为这场竞赛中的最大赢家。
而对于非托管钱包 Coinbase Wallet 而言,由于用户独立控制资产(私钥),并直接与支付系统交互,因此就 Coinbase Wallet 本身而言,其类似于 MetaMask 一样不会被 FinCEN 定义为 MSB。
由此,我们看到 Coinbase 基于自身交易业务的合规优势,打通出入金支付渠道,稳定币交易媒介(USDC),加密资产托管钱包与非托管 Wallet,以及核心交易所本身的交易功能,从而实现自身的生态系统中的逻辑闭环。
Web3 支付服务好 Coinbase 的交易所主营业务并贡献利润才是关键。
3.3 钱包 MetaMask 的 Web3 支付布局——钱包与聚合
我们看到 MetaMask 在近一年时间内,不断推出新功能,目前的 MetaMask Portfolio DApp 已经聚合了 Sell、Buy、Stake、Dashboard、Bridge 和 Swap 等功能,帮助用户便捷管理资产,实现统一链上资产操作。同时,MetaMask 近期推出了 Snaps 版本,整合第三方公链插件。
MetaMask 的天然优势在于其近 3000 万月活用户,根据 Consensys 披露数据:MetaMask 的用户总量达到 1 亿用户,关联 1.7 万家 DApp,日交互量达到 24.4 万次。根据CoinGecko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 8 月份,MetaMask 的下载量达到 2266 万次。
在可预期的未来,能够看到 MetaMask 会聚合成为一个超级钱包流量入口,调配钱包流量,用以分发至各种 DApp,可操作的商业想象空间很大。
3.3.1 Sell 的推出打通出入金功能
MetaMask 在 9 月 5 日推出最新功能“Sell”,允许用户通过 MetaMask Portfolio 将加密货币兑换成法定货币,并将资金发送到银行账户。出于合规目的考虑,该功能目前仅限美国、英国和欧洲部分地区使用,仅支持美元、欧元、英镑的兑换。MetaMask 表示:上线之初仅支持以太坊主网上的 ETH,并计划短期内扩展到 Layer2 网络上的其他原生代币。
用户在选择所在区域后,输入将出售的 ETH 数量,并从多个服务商中选择某个报价,并连接银行账户。根据官方介绍,MetaMask 已和 MoonPay、Sardine、Transak 等加密货币出金服务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过目前该功能还只有 MoonPay 和 Transak 提供服务,并且需要经过 KYC 验证。
“Sell” 出金功能是在 MetaMask 上线 “Buy” 入金功能五个月后推出的,入金功能允许用户使用银行账户、PayPal、借记卡和信用卡进行入金。
MetaMask 这样的非托管钱包(Non-Hosted Wallets),由用户独立控制资产(私钥)并直接与支付系统交互,仅提供通信或网络接入服务以支持货币传输服务的,不属于 FinCEN 监管下的 MSB。而为 MetaMask 提供支付渠道的 Moonpay 则属于 MSB。
3.3.2 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 Moonpay
MoonPay 是目前加密货币出入金的龙头项目,注册用户数超过 500 万。覆盖面上,MoonPay 支持超过 160 个国家和地区的加密支付,支持超过 80 种加密货币和 30 余种法定货币的兑换。支付手段方面,目前 MoonPay 支持信用卡和借记卡、移动支付、账户对账户支付等渠道的支付。Uniswap 此前也将 Moonpay 作为其入金渠道之一。
在将 Moonpay 这些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聚合进入之后,MetaMask 能够实现出入金支付渠道,非托管钱包,以及其 portfolio 页面聚合的多种交易功能(Swap、Bridge、Stake 等),基本也由此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
3.3.3 Snaps版本
9 月 13 日, MetaMask 发布了其 Snaps 版本,该版本支持包括 Solana、Sui、Aptos、Cosmos 和 Starknet 在内的非 EVM(以太坊虚拟机)链的钱包集成。目前,已有 34 个 Snaps 处于内测阶段。简单来讲,就是 MetaMask 将部分功能开源让第三方开发者能够以他们想要的方式扩展 MetaMask 钱包,旨在让使用者有更个人化或多样化的交易体验。
以往当用户要与各条公链交互时都需下载对应的钱包插件,不仅用户体验差,也会间接增加不少安全隐患。现在 MetaMask 开放了一套 Snaps API 接入规范,允许第三方公链钱包方自行突破技术难点来接入,MetaMask 只负责接入的审计工作,其他开发工作由第三方开发者完成。
由此,用户只需要下载 MetaMask 钱包并安装第三方公链插件便能够实现在各条公链网络的自由穿梭,且安全性得到较大保障。这是非常聪明的生态整合之举,再一次巩固了其插件钱包的龙头地位。
MetaMask 的天然优势在于其近 3000 万月活用户,在可预期的未来,能够看到 MetaMask 会聚合成为一个超级钱包流量入口,调配钱包流量,用以分发至各种 DApp,可操作的商业想象空间很大。
四、Web3 支付的监管合规
由于加密资产的开放性和创新性,难以统一界定其属性,目前大多数司法辖区也尚未具备一个专门针对加密资产的完整监管框架。在实践中,对于 Web3 支付的监管,不仅需要做到跨境支付与货币传输业务的合规,还需要做到加密资产业务的合规。再叠加上加密资产天然的全球流通属性,那么就会使得 Web3 支付将面临异常复杂的全球多个法域合规难题,同时这对各司法辖区的监管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些司法辖区对 Web3 支付的积极探索。例如加密友好国家瑞士,就明确定义了“支付型代币”(Payment Token);同样新加坡也有关于“支付型代币”的定义并在近期发布了稳定币监管框架;欧盟的 MiCA 法案也有明确关于“电子货币代币”(E-Money Tokens)的定义。这些监管定义的不断明晰将给予加密货币一个合法有效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推动 Web3 支付行业的发展,带领 Web3 行业真正迈向 Mass Adoption。
合规是传统巨头的立足之本,所以我们看到它们在开展 Web3 支付业务时,初期也仅仅将其业务限定在部分地区,比如 MetaMask 的 Sell 出金业务(由 Moonpay 支持)暂时只覆盖美国、英国和欧洲部分地区使用,Paypal 的稳定币目前也仅限于美国用户。虽然只有在满足牌照、资质、许可等合规要求后,项目方才可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开展 Web3 支付业务,但这同样也是参与 Web3 支付项目方的主要壁垒。
由于 Web3 支付涉及加密资产、支付、资产托管、稳定币、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等多方面的法律合规,异常复杂。以下将简单梳理主要司法辖区有关 Web3 支付的法律法规,来看巨头们是如何构建法律合规壁垒的。
4.1 美国
美国 Web3 支付相关的主要监管机构为美国财政部下属的金融犯罪执法局(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FinCEN)。FinCEN 一方面主要负责监督和实施关于反洗钱(AML)、打击恐怖主义融资(CFT)和客户尽调(KYC)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负责收集和分析金融交易信息,通过研究金融机构的强制性披露信息,追踪可疑人员和活动。
FinCEN 的权利来自美国《银行保密法》(BSA),其将加密货币视为“货币”。FinCEN 于 2019 年发布指南(Application of FinCEN’s Regulations to Certain Business Models Involving Convertible Virtual Currencies),作出了与加密资产支付相关的规定。
2019 指南将“货币传输”定义为从一方接收货币(或其他替代货币的价值),并将其全部或部分发送给另一方的行为。此定义中的“货币替代品”包括汇票、储值卡和加密货币。大多数情况下,任何“公司”从事货币传输业务,将满足属于 BSA 下的“货币传输业务”的定义(Money Service Business,MSB),需要遵守 BSA 以及 FinCEN 的相关规定,并履行合规义务。
大致总结 2019 指南判断是否为 MSB 的依据:
(1)是否掌握用户资产(私钥):如向美国用户提供服务的中心化交易所、托管钱包方,由于能够掌握用户资产(私钥),属于 MSB。而像 MetaMask 这样的非托管钱包(Non-Hosted Wallets),以及像仅提供撮合交易的 DEX,用户独立控制资产(私钥),并直接与支付系统交互,或是仅提供通信或网络接入服务以支持货币传输服务的,不属于 MSB。
(2)业务的货币传输性质:如向美国用户提供服务的支付公司,如 Moonpay,Paypal,Stripe,Square 这些公司本身就是从事货币传输业务的,都属于 MSB。
属于 MSB 的“公司”,不仅需要根据遵守 BSA 以及 FinCEN 的相关规定,并履行合规义务,还需要根据各州的货币传输法,取得各州的货币传输牌照(MTL)。美国 MSB 牌照相对比较容易获得,但是 MTL 牌照申请所需时长较久,在美国各个州拿到 MTL 牌照需要约两年时间和数百万美元的律师咨询费用。
其中,BitLicense 是纽约金融服务局根据纽约州金融服务法创设的加密资产牌照,用于规范州内的加密资产机构以及相关信托公司(a New York State limited purpose trust company),持牌主体必须满足 BitLicense 的合规监管框架,包括消费者保护、反洗钱合规性以及网络安全指南等。此前获得 Bitlicense 的主体还包括 XRP II, 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Gemini Trust Company, itBit Trust Company 等。
这也是我们看到新闻中 X(原推特)正在积极申请美国各州的货币传输牌照(MTL),X(原推特)想要做成微信,必然少不了微信的支付体系。而对于目前已获得各州牌照的支付公司而言,这会是它们在美国经营 Web3 支付业务的核心壁垒。
4.2 英国
想要在英国开展 Web3 支付业务的公司,需要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下发的电子货币机构(E-Money Institution, EMI)牌照。我们看到像 Coinbase 在 2018 年便取得了 EMI 牌照,并在欧盟地区开展加密业务。
有意思的是,总部在伦敦的去中心化借贷平台 Aave 也在 2020 年取得了 EMI 牌照。据悉,此举是 Aave 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 DeFi 作出的合规保障,可能也是出于英国严厉的消费者保护合规要求。
在英国脱欧前,英国 EMI 牌照持有人在欧洲经济区(EEA)不受时间或活动领域的限制,可以提供任何形式的服务。在英国脱欧后,更多的公司将目光转向更加中立友好的爱尔兰。
4.3 爱尔兰 / 欧盟
爱尔兰于 2021 年引入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注册登记制度,由爱尔兰央行(Central Bank of Ireland)对公司进行审查,以确保它们能够满足 AML/CTF 的要求。在 Coinbse 获得爱尔兰央行授权的 EMI 牌照之后,Coinbase Ireland Limited 于 2022 年获得了爱尔兰的 VASP 牌照,这使得 Coinbase 能够发行电子货币、提供电子支付服务并为第三方处理电子支付。
同样,Moonpay 在获得英国 EMI 牌照之后,于 2023 年获得了爱尔兰央行的 VASP 注册,其 CEO 表示:“我们认为,先在爱尔兰进行 VASP 的注册,并最终根据欧盟 MiCA 申请注册,将会为公司合规进入欧盟市场提供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
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已获欧洲议会通过,预计于 2024 年生效。总的来讲,MiCA 适用于所有在欧盟参与加密资产发行,以及提供加密资产相关服务的主体:(1)各类加密资产(Crypto-Assets)发行方,包括 E-Money Tokens,Asset-Referenced Tokens 以及其他 Tokens;(2) 各类的加密资产服务(Crypto-Asset Services)和服务提供商(Service-Providers),包括钱包托管服务,出入金服务,交易所服务,资产管理服务,投资顾问服务等。
MiCA 填补了现行欧盟金融监管框架的空白,一旦落实,将在欧盟内部形成一个统一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直接形成了辐射到 27 个国家以及 4.5 亿的欧盟人口的加密资产大市场。由于在一个欧盟成员国注册 VASP 牌照即可在全欧盟地区开展业务,因此立陶宛这种全欧盟最宽松的加密币监管政策的地区,获得了诸多中心化交易所、支付机构的落地注册。
4.4 香港
随着香港 VASP 制度的通过,所有在香港经营业务或向香港投资者积极推广其服务的中心化加密资产交易所,不论它们有否提供证券型代币交易服务,将需获香港证监会发牌并受其监管。
同时,VASP 制度对中心化交易所的运营提出了“稳妥保管客户资产”的要求,即要求平台营运者应透过一家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以信托方式(TCSP 信托牌照)持有客户款项及客户加密资产。这就意味着需要 TCSP 牌照用于独立托管投资者的资产,以避免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形。
TCSP 牌照全称 Trust or Company Service Providers,由于传统银行只能持有法定货币资产,加密资产的托管目前只可以放在信托账户下,这也赋予了 TCSP 信托牌照新的业务场景。
香港高等法院此前已经在 Re Gatecoin Ltd [2023] HKCFI 914 一案中为加密资产作出了“财产(Property)”的定性,并且明确“能够进行信托安排(is capable of being held on trust)”。因此,任何从事加密资产托管业务的公司,需要申请 TCSP 牌照。如交易所 OSL、Hashkey Group、Gate.io 都拥有自己的 TCSP 信托公司。此外,钱包基础设施和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商 Liminal 也在近期获得了 TCSP 牌照。
根据《打击洗钱条例》,任何在香港经营或拟经营货币服务的主体必须向香港海关申请货币服务经营者牌照(Monetary Service Operator, MSO)。就 Web3 支付业务而言,若公司在香港的相关加密业务包括货币兑换服务或汇款服务,则相关服务提供商需要获得香港海关颁发的 MSO 牌照。
4.5 新加坡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是新加坡的中央银行和综合金融监管机构,同时负责监管 Web3 行业。参考 MAS 于 2020 年 5 月发布的《数字代币发行指南》(A Guide to Digital Token Offerings),明确证券型代币以及支付型代币由两部专门法规监管,功能型代币并未受到监管。
对于支付型代币,根据 2020 年 1 月生效的《支付服务法》,在新加坡提供数字支付代币(Digital Payment Token, DPT)服务,包括 DPT 的直接交易服务(如购买、出售、法定货币兑换、币币兑换)以及为交易 DPT 提供便利的服务(如交易所、托管机构、钱包服务等)。
该牌照申请难度相对较高,近年来对于加密领域审慎态度尤为严重,但新加坡对于 DPT 经营权有无限期的豁免期,无牌照也可先行实现运营。2022 年,Circle, Paxos, Blockchain.com, Coinbase, Luno, Digital Treasures Center, Crypto.com, Genesis 等机构先后获得了 DPT 牌照。
五、Web3支付的未来畅想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依然是一片令人向往的蓝海市场。根据统计,目前全球有 17 亿人没有银行账户,但是急需获得相关金融服务。那些通胀高、大部分人口没有银行服务或银行服务不足,或传统金融体系被认为不可靠的国家,由于这些创新,见证了加密支付的激增。仅全球超过 4.2 亿加密货币所有者的数量就足以表明,加密货币行业绝不是投机行业,而是一个蓬勃发展和快速发展的行业。
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加密货币需求,Layer 2 的不断创新优化可扩展性的方案,稳定币解决加密货币波动性的问题,钱包服务商、托管机构的合规资管方案解决资产安全性问题,Web3 支付公司提供出入金支付方案以解决商家收款和移动支付问题,这些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都为 Web3 走向 Mass Adoption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看 Paypal、Coinbase、MetaMask 等巨头 Web3 支付的实现路径,以及各自强势的流量、场景入口,再想象一下 X(推特)、Telegram 等这些正在全军出击玩家的独占优势。不难发现巨头们在打通钱包、托管、稳定币与支付这些基础功能之后,将形成各自庞大的 Web3 加密生态。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加密市场以交易所为主的现有格局必然会发生改变。
除了巨头们各自庞大的 Web3 加密生态之外,Web3 产品的对外可兼容性亦是变革点之一。以 Web3 钱包为例,Web3 钱包是与 DApp 生态系统紧密结合的工具,它提供了直接访问和使用 DApp 的功能。目前,OKX Web3 钱包的用户可以通过其触达到 5500 多个 DApp,并且钱包内已经集成了 500 多个 DApp。更加不用说 MetaMask 近乎 3000 万月活用户,以及 MetaMask Portfolio DApp 已经聚合了 Sell、Buy、Stake、Dashboard、Bridge 和 Swap 等功能。
从货币体系的视角来看,BIS 在《未来货币体系蓝图》中表示:如今的货币体系正处于另一个重大飞跃的边缘。在数字化之后,货币体系发展的关键是代币化(Tokenization)——在可编程平台上以数字方式表示权利主张的过程,这可被视为数字记录保存和资产转移的下一个逻辑。
未来的货币体系将利用代币化来改善旧的货币体系,支持新的货币体系。通过利用新的中介方式(统一账本)为终端用户服务,消除传统报文传送、清算和结算的分离而产生的人工干预和对账,从而消除延迟和不确定性。代币化可以显著增强货币和金融系统的能力,未来的货币体系有望通过代币化来释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这在当前货币体系固有的摩擦中不切实际。
这种代币化不仅仅是最近火热的现实资产代币化(RWA),也可以是货币本身的代币化。代币既定义了资产,又通过代币的可编程性,将代币的支付逻辑包装进去,从而定义资产可以用来做什么。
六、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在不久的将来,Web3支付将变得司空见惯,可能完全取代现有的支付方式,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个人之间。同时,传统金融也会通过 Web3 支付金融、贸易串联起来,把资产的表达、流转、交易、编程、监管作为主要的价值主张,突出效率优势。
加密货币最大的机会可能不是将其视为加密货币,而是将其视为一套新的支付方式。有些人认为 Web3 的杀手级应用尚未到来,但它可能已经悄悄到来:它就是支付!
数字化、代币化将为传统的货币体系赋予新的价值,克服此前不可能突破的边界,世界经济将可能因此永远改变。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中国宣布对28家美国企业实施经济制裁
PUBG 的创建者透露了他的元宇宙项目,将 NFT 排除在计划之外
苹果同意就 Siri 录音隐私诉讼支付 9500 万美元和解
特斯拉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因股价暴跌而令人失望